AI自动化解决方案加速类器官研究与药物开发
查看详情-
文章 · 2025年05月21日
Opentrons Flex NGS 工作站处理 48 样本时如何优化板位布局?
阅读全文 -
文章 · 2025年05月21日
Opentrons Flex 的温控模块在肽段定量检测中如何维持 37°C 恒温?
阅读全文 -
文章, 全部 · 2025年05月21日
Opentrons Flex 如何通过 Protocol Library 下载已验证的自动化脚本?
阅读全文
在科研实验室中,移液操作是极为常见却又暗藏风险的工作。实验人员每天频繁重复移液动作,长期累积下,肌肉骨骼劳损、视力疲劳等职业损伤悄然滋生。而“人因工程”理念的引入,通过对移液设备的优化,为降低职业损伤风险提供了科学路径。
一、移液操作中的损伤隐患
传统移液枪设计往往忽视人体工学,手柄与手指接触部位形状单一,长时间握持易使手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引发腱鞘炎、腕管综合征等疾病。同时,移液时需频繁按压活塞,较大的操作阻力进一步加重手部负担。此外,移液过程中为确保精准度,实验人员需长时间保持低头、弯腰姿势观察刻度,导致颈部、腰部肌肉劳损。
二、设备优化的核心方向
符合人体工学的移液枪是优化关键。其手柄应贴合手掌弧度,采用防滑且柔软的材质,减少手部压力分布不均;优化活塞结构,降低按压阻力,部分产品还设计有弹簧助力系统,使操作更轻松。针对视力疲劳问题,电子移液枪应运而生,通过数字显示屏替代传统刻度,支持更大字号显示和角度调节,实验人员无需近距离观察,减少眼部疲劳。 自动移液工作站则是大规模移液场景下的革新设备。它可根据预设程序自动完成吸液、分液等操作,实验人员只需完成样品放置和参数设置,大幅减少重复性动作。工作站还配备机械臂和高精度传感器,在提升移液准确性的同时,解放人力,避免长时间高强度操作。
三、设备优化带来的积极改变
通过设备优化,实验室工作效率与人员健康得到双重保障。以人体工学移液枪为例,实验人员操作时手部肌肉负荷降低30% - 50%,工作效率提升约20%。自动移液工作站更是将大规模实验的移液时间缩短一半以上,且有效避免人工操作误差。更重要的是,这些优化显著降低了实验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率,为科研工作者的长期健康保驾护航。
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实验人员的健康同样珍贵。将“人因工程”融入移液操作设备优化,不仅是对科研工作者的关怀,更是对科研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符合人体需求的移液设备出现,让科研工作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持续推进。
相关阅读推荐
经验丰富的服务团队和强大的生产支持团队为客户提供无忧的订单服务。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