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自动化技术赋能测序全流程优化

查看详情

OT-2 32 孔管架的使用技巧

在实验室的自动化移液设备中,Opentrons OT-2 32 孔管架凭借精准、高效的特性,成为科研人员的得力助手。看似普通的管架,实则蕴含精妙的设计与强大功能。它如何在实验中发挥作用?又有哪些使用技巧?本文将为你层层揭秘。

精妙设计:支撑高效实验的底层架构
OT-2 32 孔管架的结构设计,处处体现着对实验需求的深度考量。其主体采用高强度聚碳酸酯材质,这种材料不仅耐化学腐蚀,还能承受高温高压灭菌处理,保障实验安全与重复使用性。管架的 32 个孔位呈规整阵列分布,严格遵循 SBS(生物分子标准化协会)标准尺寸,能精准适配常见的 1.5mL 离心管、2mL 冻存管,确保实验器具稳定放置,避免移液过程中因晃动导致的误差。此外,管架底部设有防滑纹路与定位卡槽,既能防止管架在实验台上滑动,又能与 OT-2 机器人精准对接,实现自动化移液流程的无缝衔接。

多元功能:解锁实验操作新可能
这款管架的功能远不止承载试管。在高通量实验中,32 个孔位可一次性容纳多种样本或试剂,搭配 OT-2 移液器,大幅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升实验效率。例如在基因测序的样本制备环节,管架能有序存放不同阶段的反应体系,避免混淆与交叉污染。同时,管架支持温度控制模块的兼容扩展,通过加装恒温板,可维持样本在特定温度下的活性,满足对温度敏感的实验需求,如酶促反应、细胞培养等。此外,管架透明的材质方便科研人员快速查看管内样本状态,结合标签区域设计,能清晰标记样本信息,让实验管理更便捷。

实用技巧:让管架发挥最大效能
想要充分发挥 OT-2 32 孔管架的性能,掌握使用技巧必不可少。在安装时,需将管架平稳嵌入 OT-2 机器人的指定槽位,通过卡槽的 “咔嗒” 声确认安装到位,避免因安装不稳导致移液失败。在样本放置环节,应遵循实验流程规划孔位,如将试剂按使用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减少移液器的移动路径。针对粘稠液体或易挥发试剂,可预先在管架旁放置适配的吸头盒,利用 OT-2 的分步移液功能,降低液体残留与挥发误差。实验结束后,及时对管架进行清洁与消毒,使用温和的中性清洁剂擦拭表面,高温灭菌时注意温度与时长控制,延长管架使用寿命,确保后续实验的精准度与安全性。

掌握 OT-2 32 孔管架的结构、功能与使用技巧,如同拥有一把开启高效实验的钥匙。无论是科研新手还是资深学者,善用这款工具,都能为实验流程注入更多精准与便捷。下次走进实验室,不妨带着这些知识,让 OT-2 32 孔管架成为你科研路上的坚实助力!

相关阅读推荐

移液模块的操作界面是否直观简便?

移液模块适用于食品检测中的哪些项目?

移液模块能否实现自动化面探测功能

实验室中具备哪些移液模式

体外诊断移液针涂层技术标准:破解样本吸附与交叉污染难题

移液模块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联系我们

经验丰富的服务团队和强大的生产支持团队为客户提供无忧的订单服务。

请选择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