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自动化解决方案加速类器官研究与药物开发

查看详情

OT-2 实验机器人需要编程知识吗?

在生物实验室里,移液、分装、混合等重复性操作耗时又耗力。OT-2 作为一款自动化实验机器人,能精准高效完成这些任务,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和实验室开始关注它。但不少人心里犯嘀咕:操作 OT-2 是不是得懂编程?没有代码基础能不能快速上手?本文就为你解开疑惑,分析使用门槛背后的原因,并分享实用的操作方法。

移液工作站

一、为什么会担心操作 OT-2 需要编程?
很多人对 OT-2 望而却步,主要是将 "自动化设备" 与 "复杂编程" 划上了等号。传统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往往需要通过编写代码来设定运行逻辑,对操作者的编程能力要求较高。而 OT-2 作为精密的实验机器人,其核心功能是执行移液、混合、孵育等实验流程,这些流程看起来需要复杂的指令控制,容易让人误以为只有掌握 Python、C++ 等编程语言才能操作。此外,OT-2 的软件界面包含各种参数设置和任务编排选项,对于没有自动化设备操作经验的人来说,也会增加理解难度。
从设备本身来看,OT-2 集成了多种硬件模块和传感器,为实现高精度操作,需要精确的指令控制。过去这类设备的操作界面和指令设计偏向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大众对其操作难度的误解。

二、无需编程也能玩转 OT-2 的方法
事实上,OT-2 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友好性,即使没有编程基础也能轻松使用。首先,它配备了直观的图形化界面(GUI),用户无需编写代码,只需通过拖拽、点击的方式,就能将移液、震荡、温控等实验步骤组合成完整的实验流程。比如在设置移液任务时,只需选择移液枪型号、液体体积、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对应的操作指令。
其次,OT-2 的官方软件支持丰富的预设协议库,涵盖细胞培养、核酸提取、ELISA 检测等常见实验场景。用户可以直接调用这些模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参数,就能快速完成实验设计。此外,软件还提供实时模拟功能,在正式运行实验前,能通过动画演示提前预览操作流程,帮助用户检查设置是否正确。
对于有更高需求的用户,虽然 OT-2 支持 Python 编程进行高级功能拓展,但这并非必需技能。即使不接触代码,也能通过官方提供的软件更新和技术支持,不断解锁新功能和优化实验流程。

三、轻松上手 OT-2 的实用步骤
掌握 OT-2 的操作,既能提升实验效率,又能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对实验室工作意义重大。无论是科研新手还是资深实验员,都能通过以下步骤快速入门:
熟悉基础操作:通过官方提供的操作手册和教学视频,了解设备硬件组成和软件界面布局,学习移液、模块安装等基础操作。
使用预设协议:从官方协议库中选择与实验匹配的模板,按照提示调整参数,完成首次实验运行,积累操作经验。
自定义实验流程:在熟练使用预设协议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图形化界面自主设计实验流程,逐步掌握更多复杂操作。
参与技术培训:关注厂商定期举办的线上线下培训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学习进阶操作技巧和功能应用。

OT-2 实验机器人虽然功能强大,但通过图形化界面和丰富的预设协议,降低了操作门槛,即使没有编程知识也能快速上手。
如果你是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妨放下顾虑,尝试使用 OT-2 提升实验效率;科研教育机构也可以积极引入这类设备,让更多人体验自动化实验的便利。相信随着操作技能的提升,OT-2 将成为实验工作的得力助手。

相关阅读推荐

实验室中具备哪些移液模式

体外诊断移液针涂层技术标准:破解样本吸附与交叉污染难题

移液模块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移液模块如何革新化合物合成工艺

POCT 设备集成便携式移液模块,如何突破精度与体积的双重瓶颈?

OT-2 能否高效处理高粘度或挥发性液体?

联系我们

经验丰富的服务团队和强大的生产支持团队为客户提供无忧的订单服务。

请选择语言